特讯快评:低仿假烟交易暗流涌动,联系方式“到付”背后隐藏何种隐患?
近日,一则关于低仿假烟交易的消息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。据知情人士透露,这些假烟的联系方式竟然可以到付,且交易过程看似“安适如常”。这一现象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隐患?本报记者深入调查,为您揭开这一幕幕令人堪忧的交易。
人物经历:受害者讲述遭遇
小王(化名)是一位烟民,近期他在网上无意间发现了一家名为“安适如常”的店铺,店铺内售卖的低仿香烟价格远低于市场价。在好奇心的驱使下,小王尝试购买了一盒。然而,当他收到货物后,却发现这盒烟与正品相差甚远,甚至有明显的假冒特征。
“我当时还以为是自己看错了,没想到竟然是真的假烟。”小王无奈地说。在联系卖家要求退货时,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推脱,最终导致小王损失了数百元。
专家点评:假烟交易危害不容忽视
针对这一现象,我国烟草专家表示,低仿假烟交易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还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

“这些假烟的生产环境恶劣,使用的原料质量无法保证,长期吸食可能导致各种疾病。”专家指出,此外,假烟交易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,如黑市交易、暴力冲突等。
新闻链接:相关法律法规
我国《烟草专卖法》明确规定,禁止生产、销售假冒伪劣烟草制品。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,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。
结语
低仿假烟交易“安适如常”的现象,反映出我国烟草市场仍存在诸多漏洞。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假烟生产、销售行为,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。同时,广大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,切勿贪图便宜购买假烟,以免损害自身健康。